映象网驻马店讯(记者 黄向阳 实习生 冯占华 通讯员 丁严奎 谷音)在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不在少数,西平县重渠乡李庄村吴广恩就是其中一个。然而,他不仅没有被妻子的疾病压垮,还通过养牛脱了贫。如今,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他正奋力扬鞭。

每天5时30分许,吴广恩都会准时出现在牛棚里,为他的“宝贝疙瘩”——10头牛添加草料和饲料。吴广恩喂牛的草料有麦糠和玉米杆。为了获得更多的麦糠和玉米杆,2020年,吴广恩又投资了2000多元,买了一台结杆粉碎机。他说:“西平种玉米的多,我用结杆粉碎机为村民免费收结杆,留下玉米杆作为草料喂牛。”
回想2017年,吴广恩家陷入困境。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一年,一向身体挺好的妻子宋雪英,突然发病,几个疗程治疗下来,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加上两个女儿都在上学,这个本来还算殷实的家庭,一下子成了贫困户。
为了照顾妻子,吴广恩不能继续去建筑工地干活儿了。“(妻子)在医院花了5万余元,家里的老底都花光了。以后还需要长期吃药。当时我心里想,以后日子该咋过呀!”吴广恩说。
这个时候,西平县重渠乡扶贫干部来到他家,帮他谋划脱贫的办法说:“县里正在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你去听听,看看能不能通过养殖脱贫。”听完那期养殖技术培训,吴广恩心里有了打算:“妻子有病也不能去工地了,养牛是个不错的出路。麦糠和玉米杆能做草料,盖牛棚也有地方。”
2018年,吴广恩借钱买了2头母牛,建起了牛棚,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2019年他获得金融扶贫小额贷款1万元。今年,母牛下了牛仔,牛圈里变成了10头牛。吴广恩高兴地算起账来:“牛肉每斤18.5元,养10个月,1头牛能卖接近2万元,我这10头牛,价值20多万元。”
“是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让我重新站了起来。”吴广恩感激地说:“我办理了慢性病卡,每月吃药可以报销。还有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一年能收入3600元。家里的危房改造了,扶贫干部还送来了米、面、油、衣柜等。女儿上学也有教育补贴,该享受的扶贫政策都享受了。”
吴广恩家有5口人。媳妇48岁,看病有慢性病卡,基本拿药花不了几个钱,两个女儿上学,有教育补助,在加上公益岗位有一笔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养牛能获得更多收益。
“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让我找到了发家致富的门路。我相信,通过养牛一定能致富奔小康!”吴广恩看着小牛犊笑着说。
(映象网驻马店新闻热线:0396—3599908,投稿邮箱yxwzmdpd@163.com。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03719699)
6月15日下午,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郝敬红一行在西平县常务副县长张鹏等陪同下,到位于西平县柏国大道的河南鼎力杆塔公司就企业高质量发展、创新研发、企业融资情况等情况进行调研。河南鼎力杆塔公司董事长李留成、总经理王东洋等陪同调研。
6月15日,西平县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会,县领导聂晓光、管保臣、赵海金、张新、李玉清、张鹏、刘光辉、王景全、赵海波、乔景周等出席会议。
6月15日,西平县在华港大街举行“世界献血者日”集中宣传活动。西平县红十字会、县卫健体委等无偿献血工作主要成员单位、无偿献血爱心使者及县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参加活动。
为更好地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6月10日起,西平县权寨镇卫生院开展了2020年辖区幼儿园儿童健康体检活动。
6月15日,西平县人和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当前重点工作,全乡机关干部、各村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帮扶队员参加会议。
6月15日,西平县委书记聂晓光在县住建、交通、城管等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检查指导西平县城市建设、管理和防汛工作。
6月15日早晨,西平县第三小学一年级的少先队员们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举行了《红领巾伴我成长》主题队会。
6月14日,西平县领导李全喜、张鹏、丁建华、蔡新亭带领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督导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及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提高社会治理水平,6月15日上午,西平县重渠乡政府联合派出所、司法所,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强化平安建设及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工作。